佛教,並非消極與遁世,而是積極與入世的。
來看看釋迦摩尼佛教導的三世生涯規劃。
本經中佛陀教導在家眾,如何在現世、未來世,都能安樂:(摘錄自:好讀雜阿含經 - 佛法之探究與實踐)
在家四法得現法安樂:
- 方便具足:努力工作。
- 守護具足:保護財產。
- 善知識具足:親近善友。
- 正命具足:量入為出。
在家四法得後世安樂:
- 信具足:淨信三寶。
- 戒具足:持守五戒。
- 施具足:清淨布施。
- 慧具足:解脫智慧。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
佛告婆羅門:「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何等為方便具足?謂善男子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䟽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何等為守護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穀,方便所得,自手執作,如法而得,能極守護,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令失,不善守護者亡失,不愛念者輒取,及諸災患所壞,是名善男子善守護。
「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羅門!四法成就,現法安、現法樂。」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
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習、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方便建諸業, 積集能守護,
知識善男子, 正命以自活。
淨信戒具足, 惠施離慳垢,
淨除於速道, 得後世安樂。
若處於居家, 成就於八法,
審諦尊所說, 等正覺所知。
現法得安隱, 現法喜樂住,
後世喜樂住。」
佛說此經已,欝闍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CBETA, T02, no. 99, p. 23, a22-c17)
備註:
雜阿含:雜並非雜亂之意,而是「相應」,是釋迦摩尼佛最開始說的法,詳見下文
《瑜伽師地論》卷85:「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一者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
雜阿笈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後結集者為令聖教久住。結嗢拕南頌。隨其所應次第安布。當知如是一切相應略由三相。何等為三。一是能說。二是所說。三是所為說。若如來若如來弟子是能說。如弟子所說佛所說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說。如五取蘊六處因緣相應分。及道品分。若諸苾芻天魔等眾。是所為說。如結集品。如是一切粗略標舉能說所說及所為說。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
即彼相應教。復以餘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
即彼相應教。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
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數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笈摩。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於十二分教中除方廣分。餘名聲聞相應契經。即方廣分名大乘相應契經。此分別義如前應知。」(CBETA, T30, no. 1579, p. 772, c9-p. 773, a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