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澄心聚焦(Focusing) 基礎實體工作坊 - 台中場」
老師—李蔚—提到當有身體感受、情緒(深感 (felt senses)來的時候,他會唱首歌給「他」—身體感受—聽,或是問他要吃什麼嗎?
我想到的是這首歌:
We Sink/下沉中—BySway《我的出走日記》
老師—李蔚—提到當有身體感受、情緒(深感 (felt senses)來的時候,他會唱首歌給「他」—身體感受—聽,或是問他要吃什麼嗎?
我想到的是這首歌:
We Sink/下沉中—BySway《我的出走日記》
We Sink/下沉中—BySway《我的出走日記》
一二三
One, two, three
剩下的就別再算了
Don't count the rest no more
我們現在正在下面
Here we are now going under
看到藍色的潮水
See the bluish tide
世界就像過山車
The world is rollercoaster
你以前從未學過的
That you've never learned before
被生活惹火了
Getting browned off with the life
不管他們如何看待我們
No matter how they figure us
還有什麼時候比現在下來更好呢
What better time than now coming down
我們將與光明同在
We will be with the lightness
內心深處,深處,深處
Deep, deep, deep inside
然後深深地、深深地、深深地墜入內心
Then falling deep, deep, deep inside
我想抱緊你,抱緊你
I wanna hold, hold, hold you tight
我們也許感覺、感覺、感覺還活著
We maybe feel, feel, feel alive
我們迷路了嗎?
Are we lost?
我們正在下沉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彷彿我們會消失
As if we'll be missing
我們在哪裡
Where we were
充滿迷宮和恐懼
Full of the maze and fear
繼續追尋奇蹟
Keep chasing down the wonders
假裝我們失重
And pretending we are weightless
你我顛倒
You and I upside down
不管他們如何看待我們
No matter how they figure us
還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好呢
What better place than here coming down
內心深處,深處,深處
Deep, deep, deep inside
然後深深地、深深地、深深地墜入內心
Then falling deep, deep, deep inside
我想抱緊你,抱緊你
I wanna hold, hold, hold you tight
我們也許感覺感覺活著
We maybe feel feel feel alive
我們迷路了嗎?
Are we lost?
我們正在下沉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沒關係,我們正在下沉
Never you mind, we're sinking
彷彿我們會消失
As if we'll be missing
來源: LyricFind
作詞/作曲:Jae Hong Park
《We Sink》歌詞 © 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LLC
深感 (felt senses):
在澄心聚焦 (Focusing) 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種整體、綜合、全面性的感知體會過程。
深感不只是單純的情緒或身體感覺,它更是一種意識的邊緣、難以言喻的體會,包含了你對特定情境的所有內在理解,以及你對自己還不了解的一切。
「澄心聚焦(Focusing) 基礎實體工作坊 - 台中場」:
帶領者簡介:李蔚(Facebook)
/ 加惠文教基金會澄心聚焦課程講師及認證個別督導
加惠文教基金會澄心線上專任講師及個別督導,研習內在關係聚焦外,還有多面向聚焦、兒童聚焦、關係性全身聚焦。 將澄心與敘事治療、非暴力溝通結合,致力於澄心陪伴與社群推廣之實踐。深信澄心歷程,也是成為一個人的歷程。
國際澄心聚焦學會(TIFI)認證培訓師、認證中協調員,也是華人創傷知情推廣團隊講師,除浸泡內在關係聚焦外,亦深入研習兒童聚焦與關係性全身聚焦。將澄心與敘事治療、合作取向治療、非暴力溝通結合,致力於澄心陪伴與社群實踐。深信澄心歷程,也是成為一個人的歷程。
曾帶領導讀《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關係的責任》、《陪伴心理學》、《生命的真相》、《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敘事治療親子實踐篇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生命宛若幽靜長河》、《答案在身中》等書籍。
留言